欢迎您:游客!请先
登录
或
注册
风格
恢复默认设置
|
展区
文件集浏览
图片集浏览
Flash浏览
音乐集浏览
电影集浏览
|
搜索
课外天地 李树青
→
学习天地
→
移动互联网
→ [转帖]吴小莉.吴晓波“双吴对话”: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,几乎所有的经济业态都会改变
新的主题
投票帖
交易帖
小字报
下一主题 >>
<< 上一主题
共有
20171
人关注过本帖
树形
打印
复制链接
主题:[转帖]吴小莉.吴晓波“双吴对话”: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,几乎所有的经济业态都会改变
admin
小
大
1楼
博客
|
信息
|
搜索
|
邮箱
|
主页
|
UC
加好友
发短信
管理员
等级:管理员
帖子:
1955
积分:26904
威望:0
精华:34
注册:
2003/12/30 16:34:32
[转帖]吴小莉.吴晓波“双吴对话”: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,几乎所有的经济业态都会改变
Post By:2014/3/17 17:30:33 [
只看该作者
]
2月21日,财经作家吴晓波、主持人吴小莉出
席招商银行苏州分行主办的湖畔论坛。同为60后,同为浙江籍贯,同为媒体出身的青年领袖,两者在现场展开一场精彩的“双吴”对话。
吴小莉:晓波老师如何看待未来五年的商业趋势?
吴晓波:移动互联网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,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,几乎所有的经济业态都会改变。
吴小莉:互联网时代企业怎么样面对新的形势去改变企业的结构和应对?
吴晓波:我觉得企业未来组织结构和创新结构会出现大的变化。比如小米,小米有400个人是所有手机公司没有的人,这400人是维护整个小米社区的。就是消费者关系在手机还没卖的时候,就开始建立小米社区。如果你作为TCL,作为华为来讲,根本没有这个基因,没有这个互联网基因。
未来企业产品创新可能跟原来的组织结构也不一样。我最近研究腾讯的案例,腾讯是1998年创业的,到今年是16年。从QQ到QQ偷菜,微信等等,这些产品没有一个是核心部门开发出来的。张小龙是十年前被腾讯收购的,他不愿意去深圳上班,马化腾就饶了他,让他去广州做QQ邮箱,结果邮箱做得很烂,但微信就是他做出来的。
还有一个企业叫携程,携程很厉害,把全国的旅行社干掉了。两年多前,我们还把携程当做互联网公司来研究呢。两年前,携程已经1万个人了,2千多个工程师。我做这个案例没多久,上海出了一个公司“去哪儿”,五十来人,市值已经是携程的一半了。
吴晓波:小莉,你知道腾讯今天有多少人吗?4.6万多人。阿里也有4万多人,如果要死,也是眼前的事。
吴小莉:腾讯和阿里巴巴最近竞争比较激烈,您比较看好谁?
吴晓波:都好。
吴小莉:这个回答很狡猾。
吴晓波:这两个我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,而且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企业。腾讯是*技术推动的,马化腾本身就是中国最好的产品经理。马云是一个“大忽悠”,他是*商业文明来推动的。一个是技术逻辑,一个是文明逻辑,但他们都走通了。他们两个人是有商业直觉的。
吴小莉:BAT三家,你只选了两家,你怎么看百度呢?
吴晓波:百度的盈利模型是竞价排名,竞价排名这个逻辑在PC段是很容易完成,但是在手机端就很难困难,他在手机端没有找到很好的商业模式。第二,在所有入口级竞争中,中国前十大移动入口,他现在只有两个,他在手机端发展速度跟阿里、腾讯的差距比较大。但百度也在研究语音等方面的应用,未来还是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。
吴小莉:这样看起来,百度有技术,腾讯也是技术出身的,阿里有眼光,但是他没有技术,他可以收购技术人员进来。未来在技术变革之下,你又看好它,但它又有非常大的危机。
吴晓波:对啊,阿里是1999年创办的,是做B2B业务,今年B2B业务已经远远不是阿里巴巴主业了。腾讯创办的时候是做QQ的,现在以微信为主业了,这不是两三年前想象的到的。
吴晓波:有竞争就很好,但是两家会形成寡头化。像阿里和腾讯,如果大到一定地步,技术进步停止的话,很可能被肢解掉。
吴小莉: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创新?中国还会出现比较大的互联网企业吗?
吴晓波:现在在手机端,在手机端,我们可以说帝国正在形成。
吴小莉:我们讲到BAT三家公司进行各种收购和布局,可以从他们眼中看出他们的趋势吗?
吴晓波:他们都在做入口,就是这个房间里面有八扇门,有几个人控制这个入口。控制入口以后,就送门票,就是进来玩的人送门票,这三个公司逻辑是入口逻辑。剩下来还有400多把椅子,上面还有三张沙发,剩下人有没有人抢到椅子或者沙发,如果没有就站着,起码要先进来嘛。
吴小莉:何时出新的《大败局》?
吴晓波:第一本是2001年,第二是2006年,第三本现在在做素材,应该在两三年之内会出。
下一主题 >>
<< 上一主题
RSS2.0
|
Xhtml无图版
|
Xslt无图版
Copyright ©2002 - 2016
课外天地
.Net
Powered By
Dvbbs
Version 8.3.0
页面执行时间 0.03125 秒, 6 次数据查询